有编不用?央媒探究:为何基层医生一编难求!原因找到了……

2024-01-09 05:09
来源:半月谈、红杏e生、医脉通   作者:


传统意义上来说,大部分医生都是有编制的事业单位职员,但是近些年随着基层医院大量编制外医务人员的出现,一切都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近日,在央媒《半月谈》杂志刊发的一篇采访报道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乌蒙山区在哪?乌蒙山区是指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行政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


基层医院空编率达19.3%

编外职工占比45%

据《半月谈》消息:乌蒙山区某县人民医院共有编制763个,目前实有职工共计1121人,其中编制职工616人,空编率19.3%;编外职工505人,占总职工数45.0%。


另外从该县整体情况来看,卫生系统共有编制2475个,实有2065人,空编410人,空编率达16.6%。与此同时,全县招聘的无编制医务人员数量也远超在编人员数量。

编制紧张无法增编尚可理解,但有充足的空缺编制却不使用鲜有耳闻,这种“无编可用”与“空编不用”的两极化矛盾,背后到底暗藏着哪些复杂且深层的原因?



空缺编制名额充足,为何留着不用?

至于为何会出现大量空编不用的原因,我们再来看《半月谈》的调研。

“编制虽属于医院,但必须经过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才能使用。编制获准使用后,对招聘进来的人员,县财政要负担其人头工资拨款。临聘则无需编制委员会批准,医院自行决定招聘数量,所需工资待遇几乎全由医院自身承担。”一位县级中医院院长道出了其中的关键。


“编制委员会通过严控编制使用,降低公共医疗资金投入,将医院招聘人员的经济负担转嫁到了医院身上。”这位中医院院长说。


乌蒙山区某县一位基层卫生院院长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有编制的医务人员工资组成为县财政兜底发放的每月4100元加绩效奖金,临聘医务人员工资组成是基本工资每月800元加绩效奖金。“卫生院净收入的50%用于发放全院职工绩效奖金,有的月份能达1800元,但并不稳定。”这位院长说,收入悬殊,导致每个季度几乎都有医务人员流失。

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对审批编制人员缺乏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当前行政体制下相关人社部门公开统一招考的人员引进模式限制了医院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县级医院虽有空编,但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同时,公立医院自主招聘编外人员还可以节约劳动成本。据估算,在用人成本上,使用一名编外人员每年经费是在编人员的1/3左右,所以很多公立医院出于经济考虑,通过招聘编制外人员来减少医院运行成本。


不过导致空编与编外用工并存现状的原因复杂多样,并不止于此,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编制床位与编制人员的调整步调不一致。


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医保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病床行业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床位总数已经接近1158万张,其中普通病床、急救床、手术床等床位数量逐年增加,病床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多数医院进行了改扩建,调增了编制床位数,但并未随之调整编制人员数。而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床位和人员配置主要是基于当地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编制配置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制定是两条管理体系,编制由编办负责,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卫生部门负责,二者是脱节的,导致标准并不统一。


当然从医疗发展角度来讲,还有一个不得不需要考虑的客观问题——在编制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公立医院将编制作为稀缺资源,更多用于吸引一些高层次、特需人才。


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立医院床位直线扩张,医护人员需求也直线上升,同时与之相对的是,出于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减少财政支出的考虑,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收缩,所以这就带来了编制与实际用人的缺口问题。



如何让医疗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

欠发达地区医疗条件改善,对于阻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而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关键在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医疗人才,并不断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是防止基层政府从当地公立医院“抽血”。

一位在乌蒙山区从事对口帮扶工作的专家说,为帮助所帮扶医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他向省里争取了500万元的重点专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项目,“钱一到医院账上,就被当地政府挪用了,人才培养怎么办?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向省里交差。”


另一位县级医院院长对半月谈记者说:“医院现金流相对稳定,但用于发放医护人员绩效奖金的资金,时常被当地政府挪用,导致部分月份绩效奖金发放不及时,医护人员有意见。”


二是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率,重点支持群众急需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

乌蒙山区一位县卫健局局长建议,由各地县级机构编制委员会牵头,统筹县内编制资源余缺,重点补足妇幼保健、卒中中心等基层紧缺学科的人才编制缺口,对优秀引进人才给予编制保障。


三是加快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促进编制内外医务人员同工同酬。

在编制资源短期无法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尽力弥合编制内外医务人员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距。


近年来三明医改也备受关注,其在编制管理上的创新在于“备案制”。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通过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并备案,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定编定岗不定人。让公立医院在核定的人员总量内,根据需要自主公开招聘,配置各级各类人员,从而达成动态调整。


而后,根据国家要求,31 省份在去年均制定出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方案。


总之,如果编制这根“杠杆”发挥不好作用,公立医院的发展也会变得举步维艰。面对“无编可用”与“空编不用”的人才缺口问题,动态编制管理制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以往传统模式的各种弊病,从长远来看,也许能将中国医疗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国家卫健委发文:未来3年,严查医务人员“直播带货”、参与医药广告制作发布    涉及20起!飞检进入倒计时:又一批医保违规、骗保典型案例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