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多地清退冗余医务人员,一地超百人遭裁员,医护该何去何从?

2025-05-15 10:00
来源:华医网综合整理自梅斯医学、丁香园、看医界、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数智检验医学   作者:

近日,某县卫生系统清退编外人员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一地卫健委公布医院“清退计划”

近期,某县卫生系统开展了大规模裁员行动。据官方发布的消息,今年3月下旬,该县对县直四家医疗机构制定了低学历临聘人员清退计划,预计清退初高中及中专学历初级人员300余人。


这可以算是第二轮的清退了,2024年8月,该县卫健委严格按照县医管委要求,对501名低学历、低职称临聘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清退,有卫生院一次性被清退34人。


实际上,某县医改经验已成为该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典型案例之一,而“清退冗余人员”正是医改经验关键举措。



医疗机构重点清退这类人员

据了解,该县基层卫生院原有644名编外人员,每年人力成本超5000万元,清退501名低学历临聘人员预计每年可缩减支出约2000万元。官方称此举旨在应对县域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下降及消费水平走低的现实困境,通过淘汰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提升医疗队伍专业性。由此可见,大批量清退“低学历人员”主要目的一是财政吃紧,二是为了人员结构优化。


另据一份盖有“某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印章的网传文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临聘人员优化工作方案》显示,对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全日制医学中专且取得中级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大专且取得初级以上职称、全日制医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才可以采用“劳动服务形式”进行聘用。不符合上述3类条件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

所谓的劳动服务形式,就是医院与劳动者之间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引入第三方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医务人员签订合同,再通过派遣公司将医务人员调配至医院。

具体而言,优化工作的实施时间是今年3月20日到4月30日,涉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行政管理岗位两部分。对于清退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在清退的同时,某县积极贯彻 “退补结合” 的策略,2024 年 7 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109 名高学历实用型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充实到 14 个乡镇卫生院,为基层医疗注入新鲜血液;2025 年 4 月上旬,第二轮清退完成后,再次为县直医疗机构选聘 200 余名第一学历本科以上或职称中级以上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医疗队伍的专业水平。



多地已开始,清退编外或成大势所趋

事实上,某县的清退行动并非个例,从去年开始,全国多地医疗系统都在有计划地开展类似清退工作。


2023年,北方某市发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该方案计划在5年内完成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当地医院等用人主体要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2024年5月,南方某县发布《医疗卫生单位编外聘用人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编外用人问题开展集中清理。该县的清理工作聚焦年龄、能力达标、长期在编不在岗等维度,通过精准清理,优化编外人员结构。

此次清理范围广泛,涵盖 9 大对象,包括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男年满 60 周岁且女年满 50 周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自上岗之日起 5 年内未取得相关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等情况。


同时,将连续旷工超过 15 个工作日,或者 1 年内累计旷工超过 30 个工作日,以及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均纳入清退范围。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今年4月,多家知名大三甲传出裁员消息,裁员计划主要集中在行政后勤岗位,裁员比例高达30%。


与此同时,江西省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也采取了类似措施,缩减了23个行政科室,行政后勤与一线人员的人均薪酬比下降了15%。


在这样的基调下,清退编外人员、精简编制或已成为大势所趋。


医务人员如何应对?

随着医疗机构 “瘦身” 加速,基层医护人员学历提升工作也在推进。


新《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相关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满足条件后才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多地出台相关规定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学历,如贵州省要求 2020 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45 岁以下执业医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广西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提升计划专项招生工作。


对于这种清退,短期内,可能导致基层医疗服务人员数量减少,部分岗位出现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合理利用节约的成本,加强对留下来人员的培训,以及补充高素质人才,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对于受到影响的医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应对变革:

一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真本事,学习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兴技术知识,紧跟行业前沿,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提前规划职业发展,重新审视职业规划,结合兴趣特长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向。


三是积累行业资源: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与同事、同行建立良好关系,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拓展人脉资源,为获取职业信息、发展机会以及应对职业困境提供支持 。

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医疗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铁饭碗” 已成为过去式。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主动应对挑战,医务人员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拥抱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大动作!卫健委新规:这个科室的医生,薪酬不低于临床同岗医师平均水平    这个科室要火!国家卫健委明确: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这个科室